美院之路·全国青少年美术专业大赛总决赛
《献礼70周年》主题作品预览
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迎接“祖国70华诞”,美院之路·首届全国青少年美术专业大赛总决赛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命题。
其中,综合绘画分别以“献礼70周年”、“最美家园”为命题;传统绘画中国画以“献礼70周年”、书法以“习近平总书记用典100句”为命题,引导选手们用不同的绘画种类、材料和风格,站在多种角度展现祖国欣欣向荣之景。透过张张作品,我们可以看见选手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心、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自豪之感以及对祖国伟大复兴的期许之情。
综合绘画现场命题——《献礼70周年》
▲ 赛题
在以“献礼70周年”为主题的综合绘画现场创作中,选手们需在带有“70”标示轮廓的纸张上作画。选手可在标示轮廓内用图案填充,也可在标示轮廓外展开描绘,或在标示轮廓内外皆进行创作。此次大赛用“70”标示作为创作元素,是为让青少年对“祖国70周年”进行理解,发挥想象,用心描绘祖国70年风雨兼程的辉煌。
从参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选手们在表现内容上的丰富多彩。有的选手将“70”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寓意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伦侨蔚 10岁
▲王雨泽 6岁
▲钱林睿 11岁
▲杨晨曦 10岁
▲汪昊逸 13岁
▲任笑瑜 12岁
▲陈雨优 11岁
▲薄雯 13岁
▲冀高翼忻 13岁
▲周昕祎 14岁
也有选手将“7”的造型画成节日的彩带或飘扬的国旗,其飘动的效果与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范存昊 9岁
▲王子婷 11岁
▲吴嘉璐 11岁
▲严格 12岁
▲徐娴之 12岁
▲徐梧鸣 13岁
另有选手运用带有“中国特色”象征性图案的作品,诉说着中国上下5000年来历久弥新的灿烂文化。青少年们在欢欣地看着令人自豪的现状时,也未曾忘记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延续的历史使命。
▲朱雨多 7岁
▲吴子越 8岁
▲殷珑铱 10岁
▲赵妍茹 11岁
▲刘中平 12岁
▲贾紫馨妍 14岁
▲胡文艳 14岁
▲朱彦涵 15岁
▲李琳 15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胸怀祖国方能放眼世界。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选手们用画笔表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综合绘画赛前命题创作——《最美家园》
▲ 赛题
作为赛前命题,选手可有充分的时间为创作做准备,对画面细节处理能更加丰富饱满。此命题可描绘的范围及内容十分广泛,但立意需积极向上,在表现“最美家园”时,可发散思维,去思考和体会自我内心中对于“最美家园”的定义以及面貌。
在《最美家园》命题创作中,选手们将“最美”与“家园”作出双重诠释。在体现“美”时,以“内心美”与“环境美”两大范畴作为载体,分别对家庭,社会,城市,祖国,世界,宇宙等进行描绘,创作出具有“家和万事兴”寓意的画作。
亲情温暖、家乡眷恋、热爱祖国的真情实感贯穿画面。从“小家”见“大家”,只有民安,才能国泰。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推动祖国欣欣向荣。
▲张汀萸 8岁
▲林思彤 7岁
▲李袁赫 5岁
▲陈怡心 8岁
▲蒋墨轩 8岁
▲温紫筠 8岁
▲胡优妍 8岁
▲ 卢芷琪 11岁
▲伦侨蔚 10岁
▲王姝丹 15岁
▲符钰田 6岁
▲殷珑铱 10岁
▲郭宜然 11岁
▲罗诗慧 13岁
▲马艺佳 13岁
▲陈姝妙 12岁
▲王一诺 10岁
▲钱林睿 11岁
▲蕾佳宜 11岁
▲肖博仁 11岁
从有关“一带一路”的作品中可看出,青少年已深切感知到祖国因新“丝绸之路”的开展,链接了世界,包容更多样的文化。由此所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他们建立起更加宽广的世界观。
▲王帷嘉 8岁
▲潘子行 9岁
▲陈章洁 10岁
▲孙珺怡 10岁
▲余嘉璐 12岁
传统绘画国画创作——《献礼70周年》
▲ 赛题
此命题需要选手们用中国画的绘画方式表达对祖国70周年的献礼。所描绘的画面需在紧扣主题的同时,立意明确且积极向上,对材料运用须得当。气韵生动且富有意境的画面更佳。
国画本就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题材方面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此次大赛中选手多以山水、花鸟为主。
从气势恢宏的祖国风光中感受“江山如此多娇”。重峦叠嶂显现出广阔的空间,也感受到身临祖国大好河山时,青少年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之情。
▲张鹤阳 14岁
▲高铱汝 17岁
▲潘诗怡 13岁
雄鸡象征着意气风发的“中国”,加之向日葵的映衬,将“一唱雄鸡天下白”,这一充满向阳的高昂气质体现淋漓。
▲王忠坤 16岁
牡丹,有着“国花”美誉;竹,蕴含着四季常青,顽强生命之意。如此温馨场景,也在表达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之景。
▲干璐莹 12岁
传统绘画书法创作——《习近平总书记用典100句》
▲ 赛题一 ▲ 赛题二
在《习近平总书记用典100句》中,处处都体现出总书记用典点铁成金,举一反三,让传统文化别开生面的特点。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的做出了示范。他用建构“中国风格”的话语表达方式,古为今用的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青少年在用合理的结构章法,得当的笔画书写用典时,将用典句句记心。
但这远远不够,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选手们用不同的字体书写用典,行书的行云流水让语句更加意气风发。力透纸背的字里行间中透着青少年心中追逐中国梦的坚定。
▲冯佳敏 15岁 ▲张乙辰 12岁
楷书,是书法形体的基础,但也最难修成。饱满雄浑的笔锋,平衡稳健的字体,与世代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相互辉映。
▲沈子晴 16岁 ▲聂子涵 10岁 ▲俞雨辰 14岁
古色古香的隶书点画单纯、行列整齐,圆润饱满的字体看似朴实,但方正间带着劲健奋发的美感;一转一折中透着攻不可破的气势。
▲丁宗钰 17岁 ▲陈懋砚 13岁 ▲陈亦涵 13岁
以“献礼70周年”为创作主题,是青少年通过绘画的方式对祖国进行的爱意表达。同时也让众人感受到,实现中国梦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倡导下,不断提高自我素养,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陶冶心灵,使人格健全,从而提高人的境界,这不仅是青少年所担负的时代使命,更是需要全社会努力向前推进。
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青少年美术作品出现,使创造者和欣赏者都能获得熏陶和感染,从而造就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为祖国献上的最好的礼物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