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之路·经典与创新
全国青少年美育优质课征集通知
为彰显互联网时代发展下创新教育和青少年美育教学的蓬勃力量,让更多优秀的美育教师获得关注和认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青少年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发起美院之路·全国青少年美育优质课评选活动,挖掘优秀的美育课程,促进社会美育的发展。
打造青少年美育优质课,既要着眼于手眼的精微,又要长于思维的开阔,以艺学方法为专,以自主创新为要。美育优质课,更需要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工具,营造授课氛围,开辟智能美育教学的新途径。
匠心可鉴,未来可期。青少年美育优质课代表着学术的使命高度,师者的育人深度,以及美院之路传递给青少年社会美育的温度。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主场馆
优质课程单位代表颁奖合影
01
征·优质课征集说明
一、报名对象
二、课程类别
三、课程要求
四、奖项设置
优质课程单位奖牌
美育讲师证书
优质课程单位代表获奖发言
五、报名时间
六、报名方式
七、报名表下载
八、报名费用
本期美育优质课征集为免费报名。
02
展·青少年美育优质课展
经评选,优秀课程将入选美院之路·全国青少年美术双年展优质课展区。第二届美院之路·全国青少年美术双年展分别从课程视频、PPT课件、学员作品三个角度全面展示入选优质课程。
课程视频、PPT课件、学员作品三角度展示
大屏幕中,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组织单位的教师针对不同主题进行课件的优化设计,运用“科艺”结合的方式,对美育做新的探索。
课程视频、PPT课件展示
优质课教学成果学生作品展示
课件中有通过对西方艺术大师作品元素的运用,激发青少年对造型与色彩的认知,释放自己对于生活中形态各异的事物独特的感受;有运用讲述绘本的方式让青少年了解病毒的产生与传播方式,不仅通过故事让青少年对每一个画面有加以想象的机会,还能够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更深入的了解病毒,以此保护自己且敬畏生命。
美育教师相互交流沟通
观众拍照学习
03
享·青少年美育优质课分享
教师姓名:钱丽如
单位名称:艺术共合国际儿童美育
参与类别:综合材料绘画
课程名称:《我为奥运加油》
课程理念:
课程简介:
教师姓名:林彰
单位名称:蒙玛美术
参与类别:综合材料绘画
课程名称:《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通过营造画面氛围凸显主题,其中需介绍此次创作背景与人文情怀,结合有象征性的元素运用在画面中。在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开拓性思维的同时使学生意识到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的重要性,用共情的方式引发学生热爱国家的精神与情操。
课程简介:
教师姓名:王巍
单位名称:文梦童艺术中心
参与类别:综合材料绘画
课程名称:《蝙蝠与病毒》
课程理念:
1. 课程导入形式:通过绘本故事的导入让学生了解认识此次新冠病毒的来源以及病毒的传播性与危害性,在此基础上激发想象,将病毒和蝙蝠有机结合。
2. 材料:需根据蝙蝠动态进行构图,折纸,最终呈现立体式画面效果,因此对折纸的技法有一定要求。
3. 构图: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点、线、面的组合形式体现,以及整体须有大小、主次的区别,也可运用遮挡关系。
课程简介:
1. 通过一本名叫《地球是一颗病毒星球》的绘本,形象生动的为学生介绍了病毒与传播性疾病的起源与危害性,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从现实事物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
2. 介绍蝙蝠与病毒等绘画元素的形态特征与习性,以及此次疫情爆发与蝙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衍生出对蝙蝠与病毒动态的更多想法。
3. 因画面需呈现立体折纸的效果,在折纸的技法上需要进行介绍与注意事项的强调。
4. 平面与立体结合时的构图需强调主次、大小之间的关系对比。
教师姓名:王海珍
单位名称:艺海画室
参与类别:综合材料绘画
课程名称:《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课程理念:
1.绘画形式:运用置换概念的绘画形式和借鉴现实主义艺术表现形式
2.材料:灵活利用看得见的材料和工具
3.尺幅:可独幅也可运用更多画幅形式
4.构图:介绍多种构图形式,选择更适合自己创作的构图表现方式。
课程简介:
1. 画面主要构成元素,围绕疫情相关信息(地区、人物、活动事件、防疫要点、思想活动)
2. 画面元素可用拟人,置换概念,夸张变形,形的破坏,写生重组,空间重叠等手法。
3. 加入赋有个人特色的绘画元素。
4. 画面内容始终围绕主旋律:“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5. 用童趣的视野体现社会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与感受。
教师姓名:孙烁
单位名称:BZ Art Studio
参与类别:综合材料绘画
课程名称:《DECOP发散型思维开发》
课程理念: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教学引导。分别从“三个度”——广度、深度、高度,以现实生活中事物为基础,鼓励学生向更广远地方向连想,再结合课程主题,将自己所思所想串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将生活、文化、艺术等三大面组织链接,最后形成内容饱满且具时间与空间的作品。
课程简介:
1. 将“百年追梦”进行版块的拆分,可得出“百年”——时间,“追”——方式/动态,“梦”——形式三大块。
2. 从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入手,对三大板块的内容先快速调动平日素材收集记忆,将抽象的词汇做具象实物的联想,由此可激发学生再次对其做更一步的相关联想及想象。
3. 将所想内容合并,在画面中体现时间,空间的概念。
4. 构图的介绍与强调,对于不同画面节奏配以相应的构图形式。
以上是五位教师针对不同主题的优质课分享。他们分别从创作主题、工具运用、绘画基础知识、日常观察与素材收集等方面做了较好的引导和运用。五位老师结合当下时事,在与学生共情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充分给与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
在众多参与竞选的教师中我们不乏看到一线美育工作者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式,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自身优势,不断突破自我局限,在时代背景中鼓励并保护青少年对所见所感畅快表达思想与情感。也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让青少年有机会与自我内心进行构图,更加清楚认识到内心真实想法,形成向外表达自我感受的习惯,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能力。第四期美院之路·全国青少年美育优质课评选活动现已正式开始,期待更多优秀教师的参与与分享,共同为社会美育的建立与推进献上自己的力量。